【别名】苦薏、路边黄,山菊花
【科属】菊科 Asteraceae菊属 Chrysanthemum

【形态特征】多年生草本;茎枝疏被毛;叶:中部茎生叶卵形、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长3-7(-10)厘米,羽状半裂、浅裂,有浅锯齿,基部平截、稍心形或宽楔形,裂片先端尖,叶柄长1-2厘米,柄基无耳或有分裂叶耳,两面淡绿色,或干后两面橄榄色,疏生柔毛;花:头状花序径1.5-2.5厘米,排成疏散伞房圆锥花序或伞房状花序;总苞片约5层, 边缘白或褐色宽膜质,先端钝或圆,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,长2.5-3毫米,中层卵形,内层长椭圆形,长1;1厘米;舌状花黄色,舌片长1-1.3厘米,先端全缘或2-3齿;果:瘦果长1.5-1.8毫米。
【经济价值】野菊的叶、花及全草入药。味苦、辛、凉,清热解毒,疏风散热,散瘀,明目,降血压。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预防流行性感冒、感冒,治疗高血压、肝炎、痢疾、痈疖疗疮都有明显效果。野菊花的浸液对杀灭孑孓及蝇蛆也非常有效。